中醫治未病
一場秋雨一場寒中醫專家支招如何養生
- 分類:中醫養生
- 作者:史愛華
- 來源:
- 發布時間:2016-09-18 00:00
- 訪問量:
一場秋雨一場寒中醫專家支招如何養生
俗話說得好,一場秋雨一場寒,隨著近來幾場秋雨,氣溫明顯下降,早晚溫差相對變大,給適應了炎熱的人們帶來了較大挑戰。在如此多雨的季節替換時節,應該如何順應時勢,保養好自己的身體呢?唐山市中醫醫院內分泌科二病區主任張英來為市民支招:
防秋燥
入秋后,隨著空氣濕度降低,空氣和皮膚都會變得干燥,身體因感受燥邪容易發生疾病,如皮膚干燥、鼻咽干燥、干咳等,中醫稱為“秋燥”。從中醫理論講,秋天與肺相應,養生首先要注意養肺,可以多吃百合、蓮子、藕、梨、鴨肉等滋陰潤肺的食物,另外“貼秋膘”進補更要講科學方法,最好經過體質辨識后再根據自身情況進行調養屬脾胃陽虛者可進食一些溫熱食物如適量的羊肉等;屬脾胃陰虛者則要少食溫熱食物,如羊肉、狗肉等。
穩情志
精神調養也不容忽視,由于天氣漸冷,日照減少,風起葉落,時常在一些人心中引起凄涼之感,出現情緒不穩,易于傷感的憂郁心情。研究發現:不良的心理刺激,會抑制人體免疫防御功能,易致內分泌及新陳代謝紊亂,從而導致許多疾病叢生,因此,保持良好的心態,因勢利導,宣泄積郁之情,培養樂觀豁達之心是養生保健不可缺少的內容之一。可適當選擇琴棋書畫、養花種草、玩物賞鳥等文化娛樂活動,以愉悅身心,陶冶情操,
防濕邪
一場秋雨一場寒導致風濕病高發溫度、濕度變化幅度過大,特別秋涼季節容易導致風、寒、濕邪侵入而流注經絡、關節阻礙氣血運行,而形成的痹證常常會誘發風濕病、類風濕性關節炎慢性病癥。尤其是寒濕性腰痛在老年人中比較高發的寒濕性腰痛主要就是腰部受風寒侵襲引起,在陰雨天會加重。除了戴腰圍保暖外,也可通過按摩疏解不適。雙手交叉,快速揉搓,把手掌搓熱后直接捂在腎俞穴(俗稱“腰眼”,位于第二腰椎棘突下,左右二指寬處)上,用手掌溫暖腰腎,同時雙手順時針按揉。
過于潮濕的環境會讓人徒生不少煩惱。為預防濕邪侵入人體及潮濕帶來的其他疾病,張英來主任建議在日常生活中就要注意:
1、不要淋雨:。風濕病人最怕陰冷潮濕的氣候,潮濕多雨的天氣會使“老風濕”復發,也可能使一些健康人發生風濕病。如果穿涼鞋走在雨水里,回到家要及時把腳擦干,換上干燥的鞋子,防止感冒及關節炎、風濕等疾病復發
2、及時增減衣物: 根據天氣變化增減衣物,不可過分貪涼,防止受濕、受寒。
3、保持室內通風:保持室內空氣流通,每天定時打開門窗進行通風換氣。
4、經常清洗晾曬衣物:清洗的衣服一定要晾干,被褥也要經常清洗晾曬,防止多雨潮濕天氣滋生病菌導致蕁麻疹、丘疹性蕁麻疹、濕疹、接觸性皮炎等皮膚病。